新华网济南5月3日专电(记者董学清、郭倩)记者从近日举办的“企业与高校人才供需预测预警机制”阶段性成果发布会上获悉,未来两年内,山东人才供大于求近40万人。
山东省经贸委负责人介绍说,2007年-2010年间,山东省产业、企业人才需求总量为146万人;高校人才供给产业、企业人才总量为
185万人,人才总量供大于求近40万人。未来几年中,山东省三大产业中,第三产业发展呈现出人才需求增长最快的趋势,省内高校应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这一趋势,适时增设与第三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,加快第三产业人才培养步伐。
山东高校人才供给趋势研究方面的结果显示,只有农学类专业长期处于供小于求态势;工学、管理学、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法学在这期间虽有一定起伏,但供大于求的走势难以得到改善;力学、教育学则相反,正慢慢地由供大于求向供小于求稳步转变,但需要相当时间;而经济学和医学的供需则会逐渐趋于平衡。
据了解,为有效解决企业人才供需矛盾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,自2007年3月以来,山东省经贸委组织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,历时近1年时间,在对山东全省18000户企业和134所高校广泛调研的基础上,深入开展了“山东省企业与高校人才供需预测预警机制”课题研究工作。
课题组组长、山东大学彭志忠教授指出,政府、企业与高校各个层面,应加强产业与高校人才供需结合的研究,积极推进企校合作与产学研一体化教育,建立人才供需信息发布平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