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新华社济南6月5日电(记者王娅妮)随着公务员考试透明度的提高,有人把公务员考试比作“玻璃房子里的竞争”。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报考者对公务员考试笔试阶段的公平性普遍比较认同,但也有不少人对面试环节多有顾虑。
那么多人争一岗位 没准早已经内定了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山东大学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这样说:“考试从表面上看很公平,至少笔试是这样,但面试环节就说不定了。那么多人争一个岗位,没准早已经内定了。”这种想法在记者采访到的报名者中普遍存在。当被问到这样的疑虑从何而来时,这位学生表示,类似说法在学校里流传很广,平时同学间常常交流。
一位准备报考济南市安全监督局的考生更是毫不避讳地说:“面试的环节很主观,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单位的人都喜欢你、愿意要你。听说很多人都会找关系,既然如此,我当然也准备找。”这位考生还认为,面试前托关系就跟复习一样,也是一种考前准备。为的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环境,至少心里觉得放心。
山东大学法律系应届硕士毕业生张超今年报考了济南市一市直机关,他的分析显得理性一些:“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,公务员考试的透明度、公平性有很大的提高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但由于面试环节缺乏量化的评价和考核标准,面试成绩很大程度上会被考官的主观意志左右,造成了大家对面试环节的普遍顾虑。”
考官不知考生姓名等信息 一两个考官无法左右结果
面对考生的种种疑虑,山东省人事厅录用流动处处长王离京认为,考生对此不必太担心。王离京介绍,面试完全是在封闭环境中进行的,并有纪委的监督。考生的面试顺序随机决定,考官得知的只是考生的考试信息,是一个号码,对考生姓名等信息一律不知。另外,面试由人事部门统一组织,而不是各单位自己组织,七位考官只有一人来自招考单位。在评分时还会去掉一个最高分、一个最低分,剩下五个取平均值。这种情况下,一两个考官是不能左右考试结果的。
,